社區(qū)保護地-動態(tài)
首頁 > 社區(qū)保護地 > 動態(tài)

金錢松: 因社區(qū)傳統(tǒng)文化而繁茂的瀕危樹種
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9-07

  對于瀕危物種,許多人認為,只要沒有人為干擾,靠物種自己,就能自然恢復。因此,由國家建立自然保護地,嚴格保護其棲息地,一草一木都不動,就是最好的保護策略。的確,許多瀕危物種因此得以有效恢復,然而,瀕危樹種金錢松卻像是個例外。這個物種在社區(qū)的呵護下能枝繁葉茂、生生不息,在保護區(qū)沒有人類活動的棲息地內卻生存得舉步維艱。在浙江、安徽和湖南的小山村,老百姓的風水文化和傳統(tǒng)信仰,使得天然的金錢松群落和個體以風水林、風水樹的形式保存下來。這些社區(qū)保護的案例,不禁讓我們反思:如何看待人類與自然萬物之間的關系?“人為干擾”,在什么情況下是“干擾”,什么情況下又是“保護”?什么該“為”,什么該“不為”?人類在現(xiàn)代社會該保存和構建什么樣的文化,才能與自然和諧共存?傳統(tǒng)文化與信仰又能給現(xiàn)代主流的保護管理模式什么樣的啟示?


挺拔亮麗的瀕危樹種


  金錢松(Pseudolarixamabilis)隸屬松科、金錢松屬,是本屬內的唯一物種。從化石證據看,金錢松可能起源于恐龍繁盛的白堊紀中晚期。2300至258萬年前,它曾廣泛分布于歐洲中部、北美洲及亞洲,之后其分布區(qū)卻大幅度縮減,現(xiàn)在其自然種群僅殘存于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,零星分布于浙江、安徽、湖南等地,成為我國的特有樹種。


1.png


  按照IUCN紅色名錄的評估,金錢松的瀕危程度為“易危”(VU),不僅其種群仍在持續(xù)下降中,而且其分布范圍和生境質量也呈下降趨勢。人為砍伐導致的種群數(shù)量和個體不斷減少,農耕和城市建設等導致的生境破碎化,遺傳多樣性下降而導致的環(huán)境適應能力和資源競爭能力減弱從而造成的種群日益衰退,是金錢松現(xiàn)在所面臨的主要威脅


自然競爭中的弱勢群體


  在金錢松的現(xiàn)有分布地中,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,保有最大的金錢松種群。這個唯一有金錢松分布的保護區(qū),采用的是規(guī)范的就地保護管理模式,完全隔絕了人為干擾。


  在這里,金錢松主要分布在溝谷兩側崖壁等不穩(wěn)定生境中,以大徑級個體為主。林下層以闊葉小喬木或闊葉灌木為主,罕見金錢松幼苗,自然更新受到伴生闊葉樹種的巨大競爭壓力。我們僅在陽光競爭沒那么激烈的個別倒木或新生裸地上見到了少數(shù)金錢松幼苗。


  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和對資源的競爭能力是金錢松種群更新與維持的關鍵。作為自然演化中保守性較強的古老孑遺植物,金錢松顯然對環(huán)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弱,很難在與其他闊葉樹種的競爭中占據優(yōu)勢(圖2)。


2.png


基于文化和信仰的社區(qū)保護


  除天目山保護區(qū)外,天然的金錢松分布點都在人類聚居區(qū)內或附近。從分布地域來看,浙江是金錢松的集中分布地,種群數(shù)量也最大。安徽和湖南的金錢松則主要以散生的形式零星地分布在房前屋后。這些個體或種群之所以能在漫長的歷史中得到人類的守護,背后都能看到文化傳統(tǒng)和信仰影子。這其中,以杭州臨安區(qū)林家塘村的案例最為典型。


3.png


  林家塘村坐落在草山崗山腰,海拔800~1000米,氣候溫和、光照充足、自然景觀優(yōu)美,是臨安地區(qū)著名的傳統(tǒng)村落之一。除了金錢松,村莊還保護了大量古樹名木,如銀杏、古柏等。這里分布著除天目山保護區(qū)之外最大的金錢松天然種群,該種群結構穩(wěn)定、徑級連續(xù)、自然更新良好。當?shù)氐慕疱X松受到村內居民的自發(fā)保護,在漫長的歷史中社區(qū)與金錢松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關系,而且這種關系還能不斷適應外部社會經濟的變化,顯示出其很強的韌性。村民對林下枯落物的清除以及修剪伴生樹種的林冠層,促進了金錢松種子的萌發(fā)和幼苗生長。最初金錢松林被作為風水林和風水樹而得到保護,現(xiàn)在,金錢松還作為優(yōu)良的彩葉樹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,促進了當?shù)厣鐓^(qū)農家樂的發(fā)展、增加了居民收入,潛移默化地進一步推動了村民對金錢松的保護。


4.jpg

圖4 林家塘金錢松種群位置(黃色區(qū)域)。為了保護金錢松和吸引游客,在當?shù)卣c村民的共同參與下,林家塘建成了金錢松觀賞主題公園——金錢松公園,形成了具有區(qū)域特色的旅游產業(yè),同時也宣傳了金錢松的保護價值。金錢松項目組提供


風水信仰及風水林


  “樹養(yǎng)人丁水養(yǎng)財”,風水理論認為理想的環(huán)境須“藏風”、“得水”、“乘生氣”。風水林就是指受風水理論和信仰的影響,在村莊或水源的出入口、溪流兩側、河邊灘涂、村落后山、山坳、祠堂、住宅、寺廟、墳墓等周圍栽植、封育與管理的人工或天然的林木和植被。風水林或風水樹被認為關乎兇吉,影響村莊或家族的平安、長壽、人丁興旺、升官發(fā)財?shù)冗\勢。

  

  風水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東部、南部和西南地區(qū),如江浙、江西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湖南、湖北、云南等地,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為主。近十多年來的研究表明,現(xiàn)存下來的風水林有著極高的生物多樣性,但由于歷史上被認為是“封建迷信”而研究甚少。風水林,對于傳承傳統(tǒng)文化、創(chuàng)造宜居環(huán)境、減緩氣候變化、保護生物多樣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

5.png


  林家塘村的金錢松種群主要位于村莊的西北部,分布于該村一口古井周圍,這里的金錢松長勢旺盛、更新良好,古井至今仍在使用中。這片金錢松林是風水林中的較為典型的村落宅基林中的擋風林(擋煞林),也被稱為水口林。村落依山而建,金錢松的群落在生態(tài)服務功能上,有效阻擋了冬季東北來的冷空氣的入侵,削弱了強氣流對居民房屋等建筑的破壞,同時還起著涵養(yǎng)水源、調節(jié)微氣候的重要作用。這與居民傳統(tǒng)風水信仰中的“防煞”、去病、免災相呼應。此外,林繁樹茂的風水林也護托住了村落的生氣,是吉利之兆,對村落和居民有興盛繁榮的美好寓意。


6.png


  此外,村莊的走訪調查中還發(fā)現(xiàn),留存于房前屋后或墓地附近的金錢松,通常徑級較大、長勢良好,也得到了村民的主動護養(yǎng)。其中,分布在墳墓附近的,屬于墳園墓地風水林,村民認為對其保護可以蔭蔽后代,令家族興旺,更何況金錢松本身還有象征財富的美好寓意。


7.png


  林家塘村的村民對金錢松保護和栽培的歷史悠久。在訪談中一位村民告訴我們,他們從小就被長輩告知禁止破壞或砍伐風水林(金錢松),這樣的訓誡成為一種習慣性的規(guī)定并世代傳承。至今,林家塘村總共保護了包含金錢松在內的古樹180余株,2002年臨安市政府還對該古樹群進行了立牌保護。


傳統(tǒng)保護的不足與解決之道


  盡管林家塘的金錢松保護卓有成效,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。比如,為了觀光的需要,村里在金錢松林下修建了步道,并栽植了部分觀賞植物,加之林下本來就過于茂密的草本植物,直接影響了金錢松幼苗的早期存活。而且,游客可隨意進入金錢松主題公園內的任何區(qū)域,這對金錢松種群的更新可能也會產生負面影響。因此,如果要維持良好的天然更新,村里不僅要對游客進行管理,而且還可針對金錢松種群開展一些系統(tǒng)性的管理或復壯計劃,如對林下的草本植物定期進行一定的清除,并對伴生闊葉樹種進行適度的林冠修剪。


  除了金錢松風水林外,該村的一片經濟用途的毛竹林中還留存有金錢松的個體,該地雖然長有大量金錢松幼苗,但樹齡較大的幼樹卻明顯缺失。調查中也發(fā)現(xiàn)村民并沒有對此區(qū)域內的金錢松幼苗采取任何保護措施,在采集竹筍等高強度經營活動中也經常破壞幼苗,從而使得幼苗難以存活長大。


  此外,村里部分金錢松大樹受自然災害(如強風、雷電、火燒和病蟲害等)影響,呈現(xiàn)不同程度損傷,甚至少數(shù)個體瀕臨死亡。


8.png


  從整體上來看,金錢松的現(xiàn)有分布區(qū)中,雖然社區(qū)基于風水林、風水樹的傳統(tǒng),保存下了金錢松的大樹或群落,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些分布在社區(qū)內的種群或植株,都存在程度大小不一的衰退情況。因為,大部分村民只做到了不砍伐大樹,卻并不懂得如何進一步的對其棲息地進行管理,尤其是在幼苗管護、維持天然更新并救護健康狀況不佳的植株等方面。


  此外,村民并沒有外來科學家或保護工作者所有的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“瀕危物種”的概念,也不了解這種概念背后的生態(tài)、科研等保護價值。他們本身并不覺得金錢松非常珍貴,金錢松這一物種對當?shù)鼐用穸裕褪巧L在村口屋旁的“樹”,非常普通且常見。在林家塘村的訪談中,多數(shù)村民對金錢松的保護都表述為:“不去搞它”。因此,他們對受損傷的植株也沒有采取什么救護措施。除了政府的支持也帶來了一定的激勵作用,但村民的保護更多是出于文化傳統(tǒng)以及對風水的信仰。


  例如,在湖南省利川,有一戶人家世代守護該地三棵金錢松古樹(經研究為栽種的)。據他們講述,守護金錢松的使命是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。在多年前,他們還成功阻止過對金錢松的破壞事件。雖然他們出于傳統(tǒng)而保護大樹,但金錢松的自然更新卻很差,因為他們會定期采收金錢松幼苗,移植或上交當?shù)亓謽I(yè)部門等。


  而在安徽黟縣黃潭莊,現(xiàn)存的金錢松種群零星分布于茶園周邊闊葉林中,以小徑級個體為主。雖然該區(qū)域無明顯人為干擾,但和天目山保護區(qū)一樣,棲息地內伴生大量闊葉樹種、香榧和杉木等針葉樹,金錢松在劇烈的種間競爭中處于競爭劣勢、生長緩慢,無論是冠幅或胸徑都相對較小,林下層幼苗更新不足。


  從金錢松的社區(qū)保護現(xiàn)狀中,我們可以看到,社區(qū)保護也并不完美。當?shù)厣鐓^(qū)居民出于傳統(tǒng)文化與信仰的自發(fā)保護模式,對金錢松這一瀕危樹種的留存與保護至關重要,但他們仍然亟需獲得外界的幫助,尤其是引入科學的管理理念,通過與政府、科學家、NGO等合作的形式,阻止種群或個體的衰退。此外,對于非風水林中或作為風水樹的金錢松,如何撬動社區(qū)的內生意愿和動力去進行主動保護,也須去構建其與社區(qū)的新的關系,才能最終實現(xiàn)該物種的整體保護。這些其實也是其他許多社區(qū)保護地面臨的共同問題和共同需求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作者的下一步保護計劃:


基于文化傳統(tǒng)和習慣法的保護和管理方式在歷史上發(fā)揮著巨大的作用。我們所在的金錢松項目團隊,擬在此基礎上選擇金錢松的核心分布村落——林家塘村和茅鑊村,探索更為全面的金錢松保護模式。我們將聯(lián)合更多利益相關方:1)在金錢松的分布社區(qū)進行金錢松生態(tài)價值和保護價值的宣傳,進一步強化金錢松保護意識;2)總結基于文化和習慣法的典型的傳統(tǒng)金錢松保護模式,結合現(xiàn)代的管理方式進行完善和優(yōu)化;3)促成金錢松核心分布社區(qū)自然和文化教育基地的建成,向中小學生和市民科普金錢松的生態(tài)價值、保護意義和金錢松相關的文化傳統(tǒng),吸引其參與金錢松的保護,同時增加社區(qū)居民的收入;4)促成金錢松育苗基地的建成。金錢松作為世界五大庭院綠化樹種之一,具有十分可觀的利用前景。我們將尋求政府和園林部分的協(xié)助,為這些村莊提供在地的技術支持,以促成金錢松育苗基地的建成,提高社區(qū)居民收入。最終通過多方力量和合作推動建立社區(qū)參與、可持續(xù)的金錢松保護模式。


延伸閱讀:

1. Li Huang, Lijuan Tian, Lihua Zhou, et al. Local cultural beliefs and practices promote conservation of large old trees in an ethnic minority reg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. Urban Forestry & Urban Greening,2020, 49: 126584. 

2. Chris Coggins. Fengshui forests as a socio-natural reservoir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transformation. Asia Pacific Perspectives, 2018,15(2): 4-29.

3. Bixia Chen, Chris Coggins, Jesse Minor, et al. Fengshui forests and village landscapes in China: Geographic extent, socioecological significance, and conservation prospects. Urban Forestry & Urban Greening, 2018,31: 79-92.

4. Cindy Q.Tang, Yongchuan Yang, Masahiko Ohsawa, et al. Survival of a tertiary relict species, Liriodendron chinense (Magnoliaceae), in southern China,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village feng shui forests. 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, 2013, 100(10): 2112-2119.

5. Cindy Q.Tang, Yongchuan Yang, Masahiko Ohsawa, et al. Evidence for the persistence of wild Ginkgo biloba (Ginkgoaceae) populations in the Dalou Mountains, Southwestern China.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, 2012, 99: 1408-1414. 

6. 關傳友. 中國古代風水林探析. 農業(yè)考古, 2002,3: 239-243.


作者:金錢松項目組

組員:靳程、周禮華、黃力、錢深華、楊永川(重慶大學);


商侃侃(上海辰山植物園);
宋坤(華東師范大學);
宋垚彬(杭州師范大學);
黎曉亞(美境自然)。


編輯:張穎溢、張雪蓮


閱讀原文,觀看入秋后天目山色彩繽紛的金錢松林







相關鏈接

聯(lián)系我們 | 重點領域 | 項目分布 | RSS
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7896號 Copyright ? 2010 版權所有

呼玛县| 靖宇县| 崇仁县| 壤塘县| 成都市| 安徽省| 连江县| 蓬安县| 湖北省| 兴安盟| 泰来县| 塔城市| 扎兰屯市| 静乐县| 蚌埠市| 两当县| 田林县| 望江县| 屯门区| 崇仁县| 广元市| 杨浦区| 南溪县| 金昌市| 广德县| 重庆市| 磐石市| 耒阳市| 卓尼县| 台南市| 登封市| 通海县| 二连浩特市| 加查县| 晋州市| 卢龙县| 晴隆县| 广饶县| 察隅县| 高淳县| 莱芜市|